回收MDI 回收二手过期异氰酸酯组合料 回收废旧处理HDI。
异氰酸酯是异氰酸的各种酯的总称。单异氰酸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可制成一系列氨基酯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也用于改进塑料、织物、皮革等的防水性。 二官能团及以上的异氰酸酯可用于合成一系列性能优良的聚氨酯泡沫塑料、橡胶、弹力纤维、涂料、胶粘剂、合成革、人造木材等。
异氰酸酯的合成方法有多种,以下详细介绍:
合成方法
化法制备异氰酸酯
184年德国科学家亥茨凯尔( Hentzchel)首先使用胺的盐与反应,成功地合成了异氰酸酯。此后因发展聚氨酯材料的需要,奥托?拜耳对这一合成方法做了大量的系统研究,并投入工业化生产,从而逐渐成为有机异氰酸酯工业生产的主要方法。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异氰酸酯生产厂都是采用此法进行商业化生产。
化法的反应可以简单表示如下:
基本反应是平衡反应,如及时从系统中脱除,反应将会向异氰酸酯生产方向移动,这是法制备异氰酸酯的基本原理。但在实际生产中,它的反应要复杂得多。根据合成反应的方式,大致有以下4种。
(1)胺的直接化
该法是将胺加到冷的溶液中反应,首先生成氨基盐化合物和胺的盐,然后在通入的过程中逐渐升温,使氨基盐化物和胺的盐转化生成异氰酸酯。该法是目前异氰酸酯工业生产的主要方法。
(2)胺盐的化
该法是先将胺化合物在溶剂中转化成盐,然后在高温下通入反应。此法由于盐溶解性较差,反应温度较高,一般只作为实验室的合成法。
(3)氨基的化
此法和以上两法相似,为减少氨基在反应中出现大量副反应,使异氰酸酯收率下降,可使用分步反应程序。在胺化合物的溶剂中通入二氧化碳,使胺首先转化成氨基盐,进行冷化反应生成氨基盐络合物,然后在高温化反应中生成异氰酸酯。此法可用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工业化生产。
(4)气相化法
以上3种均为液相反应,反应均在惰性溶剂中进行。该法为气相法,胺在惰性气体或惰性溶剂的蒸气中气化,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于150~470℃进行化反应,生成的氨基盐络合物在惰性溶剂和脱添加剂的作用下加热,分解后生成有机异氯酸酯。
目前,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有机异氰酸酯主要使用的是胺的直接化法。该法又称为胺的两段化法,即将胺的化反应分为冷化段和热化段。将胺化合物原料和分别溶解在惰性溶剂中,如氯苯、二氯苯、、、1,2,4-三氯苯等,并使它们在0~70℃的低温阶段进行反应,在此阶段,它们主要生成酰胺和胺的盐,以及少量的脲类化合物。
其中式(3-1)、式(3-2)为主反应,式(3-3)、式(3-4)为副反应,尤其是式(3-4),原料胺化合物与生成的异氰酸酯产物反应对合成危害较大,它不仅使原料胺和的消耗量增加,而且生成的脲类化合物会与进一步反应生成焦油树脂状化合物,使系统中废渣量增加,给反应和工业处置造成一定困难。因此,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同时,在工业上,通常是将或二氧化碳通入溶于溶剂中的胺,使它预先生成胺的盐或胺的碳酸盐,以减少不必要的副反应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