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环境因素石化企业往往处于大气腐蚀环境下, 除了含有基本的空气成分外, 还含有SO2、H2S、HH3、颗粒物以及其他废气污染物, 不仅会对钢结构的涂层造成破坏, 而且还会对涂层下的金属产生腐蚀作用, 这种情况在相对湿度较大的地区表现的更为突出。有机涂层可以实现对水、氧、二氧化硫、氯离子的有效阻隔, 降低金属腐蚀的速度, 但是因为涂层高分子之间有自由空位存在, 这样体积较小的分子比如水分子、氧分子等就会从自由空位中通过, 造成涂层下金属的腐蚀。若是涂层本身存在施工质量问题, 比如有针孔、裂纹的状况存在;涂层在光氧化下出现老化, 出现粉化、龟裂等状况, 这些都会造成涂层透气性、透水性的增加, 某些腐蚀性的介质就可以进入到涂层下, 加速金属的腐蚀速度, 最终造成涂层的片状剥离。1.2 施工因素涂层下的金属腐蚀作用与附着力关系密切, 因为只有局部阴阳极电解液发生连通后, 才可能造成涂层下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状况, 若是附着力足够大, 则涂层会紧贴于金属表面, 这种状况下电解液是不会发生连通的, 但是若是局部涂层湿润, 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附着力, 促进闭塞电池的形成, 进而导致化学腐蚀的发生, 阴极产生氢气、阳极因为腐蚀而发生膨胀, 涂层就会发生起泡状况, 直到涂层彻底剥离。钢结构涂层的附着力主要决定于机械键力和化学键力, 通过喷砂或者磷化处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涂层的附着力。但是若是炼油厂处于一级防爆区, 则不宜采用喷砂的方式对钢结构进行处理, 甚至都不能采用动力工具除锈, 即便是在停车期间, 出于环保角度考虑, 也不宜采用喷砂的方式, 只能采用手工除锈, 这样除锈等级就很难达到Sa2或者St3级, 大部分的防腐底漆技术就不能使用。1.3 管理因素设备管理部门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生产工艺流程的相关设备方面, 却没有给予户外钢结构防腐问题足够的重视, 在企业的管理中普遍存在, 这就会造成设备检修费用不断上升。对钢结构的防腐除锈工作草草了事, 所采用的涂料也是不达标的廉价涂料, 这样就很难达良好的防腐效果。此外, 对施工单位资质审查不够严格, 多由技术能力有限的个体企业或者乡镇企业承接防腐工程, 这样就难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江苏华电高空工程有限公司是高空作业企业:承接(国内.国外)高耸构筑物工程、防腐保温工程、建筑防水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钢结构工程、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消防设施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清洁服务;建材销售。
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在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重点要注意节钢柱的安装、上部钢柱的安装与钢柱的矫正调整,并明确各阶段工程的技术要点,以优化整体施工技术水平。
(1)安装节钢柱的技术要点。在吊装钢柱前,预先检查爬梯的稳定性,根据施工需求,准备好缆风绳、防坠绳、千斤顶、全站仪、水平仪及其他小型辅助工具;对预埋件进行复测,在混凝土结构面上标注“十”字中线。轴线居中的钢柱,十字中线即为轴线;轴线不居中的钢柱,施工人员要根据轴线偏心距离确定中线位置,并投在钢柱脚附近。
根据钢柱的底标高,调整螺杆上的螺帽,设置垫块。在正式起吊前,将钢柱横放在枕木上,在柱脚板位置铺垫对应规格的方木。在起吊时,采用边起钩、边转臂的方式使钢柱垂直离地,避免柱体底端与地面发生碰撞。当钢柱起吊位置到达混凝土柱钢筋顶端时,暂停钩吊,将钢筋掰开后,缓慢落钩。
在钢柱起吊高度达到对应点位20mm时,暂停钩吊,并参照十字线,对准螺栓孔缓慢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尽可能避免碰触地脚螺栓丝扣;待柱脚板与基础接触后,立即停止下落,检查钢柱四边中心线与基础十字轴线的对准情况,一旦察觉异样,要及时进行调整处理。调整后,将钢柱就位偏差控制在3mm以内,再继续下落。同时收紧四个方向的缆风绳,保证柱脚垫块的稳定性与地脚螺栓的紧固性。若外围柱不能拉设缆风绳,则需采取对应方向的辅助支撑方式实施临时加固处理。在钢柱调整完毕后,拧紧地脚螺栓,收紧缆风绳,并将柱脚垫铁与柱底板紧固焊接,且同土建方保持紧密联系,开始下一道工序。
(2)安装上部钢柱的技术要点。通常来说,首段钢柱与上部钢柱的安装固定方式不同。钢柱吊点设置在钢柱端部位置,利用四个配套的临时连接耳板作为吊装着力点。在正式吊装前,要清理本节钢柱底部与下节钢柱顶面的残渣与锈渍,保证两节钢柱对接面的紧密贴合。在钢柱吊装就位后,让钢柱中心线对准下一段钢柱中心线,将活动双夹板平稳插入下节柱对应的安装耳板上,采用对应规格的螺栓固定临时夹板,并拉紧缆风绳,尽可能加强钢柱的稳固性。在安装地下室的部分钢柱时,施工人员可以站在预先完成的土建混凝土梁体上实施技术操作,同时,搭设操作平台,安装地上部分钢柱。
(3)钢柱矫正的技术要点。按照钢柱矫正部位不同,主要划分为钢柱错口校正、钢柱轴线校正、钢柱垂直度校正及钢柱标高矫正。
以基面中线与柱体中线为标准,调整控制节柱体柱脚的位移。一旦察觉位移尺度超过限定标准范围,则立即对千斤顶进行反向调整,并将柱脚插筋根部位置作为千斤顶支力点。针对上下两节钢柱错口的校正,施工人员需在下节柱的耳板连接处增设垫片,利用千斤顶进行调整。
针对钢柱垂直度的校正,施工人员要将两台全站仪分别设置在轴线控制线上,后视前方的同一轴线控制线,并固定照准部,然后倒转望远镜,对比钢柱头上标尺读数与设计控制值,进一步明确矫正方向,此时指导技术人员实施操作,直至两个正交方向的位置均满足要求。待钢柱轴线校正位置准确后,复测钢柱垂直度,将垂直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调整钢柱标高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施工人员要严格参照标准规范,对标高偏差超限的钢柱进行调整。针对标高偏差较大的钢柱,要返厂处理,直至偏差处于合理范围;针对标高偏差较小的钢柱,在现场完成调整。在节钢柱矫正完毕后,采用缆风绳拉紧柱顶耳板与底板,或者采用焊接技术将角钢与柱身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同时,将柱底板与垫块围焊,以防后续施工对钢柱垂直度造成不利影响。